科學研究是推動學院蓬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繁榮學院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是促進學科建設的有力支撐,是保證學院教學研究水平保持在技術前沿的主要驅動力。
學院堅持以國家科技發展重大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動力,開展基礎理論、重大工程關鍵技術和自主技術創新研究,承擔了制造裝備、檢測技術、控制技術以及新材料研究等工程領域重大科技項目并獲得系列創新及引領成果,形成了以精密裝備為核心的具有突出優勢的學科基礎特色。
學院建有“教育部數控機床及機械制造裝備集成重點實驗室”、“陜西省機械制造裝備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現代裝備與綠色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研究平臺,累計承擔國家973、86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1500余項,科研經費到款3億余元。獲得各類科技獎項80余項,授權各類專利50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其中SCI收錄150余篇。同時學院還與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十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
1. 在高檔數控裝備的分析理論與設計方法方面,形成了從機床基礎理論、結合面耦合方法到整機動靜熱態性能主動設計、預測和補償完整的理論和技術體系,解決了我國機床行業整機性能設計缺乏結合面基礎數據和分析方法的難題。
2. 在機械制造的新原理、新方法及新技術方向,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創性振動切削深孔加工技術,為企業提供難加工材料精密小深孔及超長深孔解決方案和“機床-刀具-工藝”配套技術服務,成功解決了我國汽輪機螺栓、銅冷卻壁異型深孔及核電熱交換管板深孔加工等難題。
3. 在系統集成與智能控制技術方向,開展了彈性機構動力學、復雜機電系統非線性建模、機電系統特性匹配和優化等技術研究,解決了多家企業連鑄結晶器、高檔數控磨齒機、切削過程、汽-液閥體-管路的振動自主控制難題。
4. 在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方向,開展了精密幾何量檢測、環境物理量遙感探測等現代化先進檢測方法、理論和技術研究,成功研制大氣湍流強度高度分布實時測量系統、雙頻激光圖像瞄準式條碼水準尺檢測系統等。
成績的取得凝結了我院所有科研人的辛勤與汗水,回顧過去,對我們既是激勵又是鞭策。在新的發展征途上,我們機儀人將會繼續發揚“學業扎實、做人誠實、做事踏實”的“三實”精神,為學院發展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